新闻动态

浅析日本垃圾分类的问题

2018-04-15

前段时间,“洋垃圾”的问题引起了广泛注意。今天我们来了解邻国日本在垃圾分类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垃圾分类

垃圾分类制度导致回收成本提高

(1)对地方政府而言,过于详细的分类会额外增加物流成本。

垃圾都会定期由相应的卡车回收,由于每种卡车只收一类垃圾,这就不可避免的会提高垃圾车的“空载率”,从而拉低垃圾单车的回收效率,甚至需要增加更多的回收车数量以及更多人力成本。

例如,100吨垃圾,4辆车每月收5次就足够了,但由于分类繁多,结果5辆车才能收完这100吨垃圾,这多出的1辆车,以及车上的人员劳力便是增加的成本。简单说就是这个道理。

 

(2)对个人而言,日常垃圾分类时耗费居民大量时间及人力成本。

说到回收“成本”,不仅仅是回收过程中直接产生的费用,每个环节的所产生的隐性成本也是不可以忽略的。比如被变相增加的老百姓学习成本以及垃圾管理成本。

国民既然纳了税,政府提供便利的服务大可认为是理所应当,但偏偏在丢垃圾这事儿上,日本政府定的规矩可是怎么复杂怎么来。

《垃圾分类辞典》,类别应有尽有。生活中所能预想到的垃圾种类都被详尽准确的分为5大类,资源垃圾,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粗大垃圾,不可处理垃圾。铅笔刀竟然还分为“电动手动”和“便携式”两类。

规定每个家庭在丢饮料瓶时,需将瓶身标签和瓶盖分别取下,冲洗干净再分类丢弃。由于公共场所垃圾箱不用如此繁琐的处理,小编通常是瓶不入门。

 

垃圾再利用率低,细分失去实际意义

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2013年的数据统计,日本垃圾的回收再利用率低于20%。也就是说,日本人拼了老命分类的垃圾,最后依旧是有80%要被拖去焚烧场火葬的。

标榜着建立循环型社会,创造更美好的环境的“垃圾分类”,俨然已经被日本人奉为国民常识。但当我们从更高的维度来剖析这个“常识”时,会发现光鲜的表象下确实还有很多值得商榷改进的地方。

规则越细致,对于国民的要求就越高,但事实上垃圾分类出错率还是挺高。比如神奈川开成町,连续多年的调查结果,可燃垃圾中其他类垃圾的混入率始终徘徊在30%上下。

 

小编看来,最大的问题就是垃圾的回收再利用率不高,却繁琐的要求国民详细分类,耗时耗力,使原本保护环境的行为沦为了“面子工程”。应该首先提高垃圾的再利用,其次适当减少分类过细的问题。

更多环保资讯,请关注上海泰誉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旋流曝气器的带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