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一单”,全民共护长江水
2018-06-12
2016年12月,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会议暨省际协商合作机制一次会议召开,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签署长江上游地区省际协商合作机制协议,湖北、江西、湖南签署长江中游地区省际协商合作机制协议和长江中游湖泊保护与生态修复联合宣言。在该宣言正式签署一年半之后的现在,泰誉节能带您来共同关注如今的进展情况。
2017年7月,《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发布,明确提出了建设和谐长江、健康长江、清洁长江、优美长江、安全长江等五个方面主要目标和19项主要指标。
到2020年,要实现长江经济带区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变,生态系统稳定性提升,河湖、湿地生态功能基本恢复,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地表水质量国控断面(点位)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比例达到75%以上,劣Ⅴ类比例小于2.5%,地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达到97%以上。
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指出:“长江经济带不是一个个独立单元,要树立一盘棋思想。”如何打破地区、部门藩篱,树立一盘棋思想?怎样跨越行政区划,实现共抓大保护?
5月31日,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三线一单”工作开局良好,力争在今年年底前基本完成长江经济带及上游相关省(市)编制工作。
所谓“三线一单”,是指“确立资源利用上线、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制定产业准入负面清单”,这项工作是《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中明确要求的。有了这“三线一单”,各地的长江大保护就有了统一的尺子。
近年来,长江经济带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但部分区域保护形势依然严峻,一些地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不清、边界不明、违法问题多见,非法转移倾倒固体废物、危险废物案件呈多发态势。
生态环境部水环境管理司有关负责人透露,生态环境部在长江经济带积极推动区域协同联动,通过研究建立规划环评会商机制、建设统一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推进生态保护补偿等,不断创新上中下游共抓大保护路径,完善生态环境协同保护机制。
下一步,将按照机构改革和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改革有关要求,深入推进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监管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流域统筹、河(湖)长落实的制度体系,组建流域生态环境监管执法机构,实现流域生态环境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环评、统一监测、统一执法。
此外,加强流域立法的呼声也很强烈。长江委相关负责人建议,尽快推动相关立法,加快推进《长江保护法》立法进程及水资源保护、水工程联合调度、岸线利用等相关配套法规的出台实施。
长江作为一条和我国发展有着紧密联系的大河,因其独特的生态系统成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宝库。保护长江是每一个生活在长江边上的人们共同的责任。上海泰誉节能作为一家污水生化处理可提升曝气设备的生产厂家,在从自我做起的同时,也在这里积极提倡大家为我国的保护长江工作作出不懈努力。